商品標籤

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7月號/2022 第248期:潛入珊瑚王國 (電子書)

NT $ 235


【國家公園50周年】
50年後,國家公園如何提升社會價值?國家公園需要地方守護、在地居民的參與,成為保育、教育、研究的基地,也成為旅遊的目的地。
國家公園這個世界品牌,最早建立於1872年美國的黃石公園成立,隔了62年之後,日本才在1934年成立雲仙天草等國家公園。而在日本成立之後的48年,於1982年,墾丁國家公園成立。就《國家公園法》在1972年通過的時間而言,正好慢了黃石公園100年。在全世界國家公園發展的脈動裡,臺灣實際上比美國遲了110年。從1982年成立的墾丁國家公園到2019年成立的壽山自然公園管理處,臺灣的國家公園系統日趨完整。
國家公園成為世界的潮流,主要意義在於世界各國將具有科學、文化意涵的美麗地景、生態、文化資產,妥善地保護與保存。透過國家的力量,從事保育、教育、研究、解說的工作,讓這些具有保存價值的地方,能夠被保存下來,讓子孫永續利用。因此國家公園可說是國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區域,用國家的力量經營管理,希望留給子孫永遠的福祉。
臺灣《國家公園法》第一條、第六條說明國家公園為保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、野生動植物及史蹟,並供國民之育樂與研究。因此具有特殊自然景觀地形地物、化石及自然演育的野生或孑遺動植物,足以代表國家自然遺產者,還有重要的史前遺跡、古蹟,需要國家長期保存者,都是國家公園指定的基本條件。在國家公園計畫下,具有不同特色的環境能獲得保護,相關管制措施也能審慎施行。
臺灣各個國家公園成立的背景不盡相同。開始時,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張隆盛是關鍵人物。營建署積極的規畫調查,並與學術界合作,推動國家公園的研究,也因此可以做很好的解說與保育。與學術界的合作,應該是50年來,臺灣的國家公園能有許多研究成果與應用的背景與傳統。國家公園有許多珍貴的動植物資源,例如臺灣黑熊、櫻花鉤吻鮭、歐亞水獺、栗喉蜂虎、黑面琵鷺等,經過多年長期的研究與追蹤,陸續獲得了許多足以傲視於全世界的成果。
過去,國家公園被認為就是由國家力量保護國家公園的範圍。面積約占臺灣國土面積的8.65%。國家公園的同仁也努力依照《國家公園法》執行保護的任務,包括建設管理、取締非法占用、使用,也努力做有關的解說、教育工作。然而就保育的理想而言,看來是不足的,主要原因在於保育是一種理念……

【影像故事:愛上鯊魚】
故事背後:鯊魚會引發人們的強烈情緒,通常是警戒或驚慌。這位攝影師希望能把害怕轉為欣賞。
在隆冬某個陰霾的日子裡,我把60歲的母親推入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中。當附近一隻大白鯊游過來時,我的母親朝向牠,然後消失在水面下,感覺時間彷彿靜止了。她返回水面,喘著大氣但微笑著。我想,那是因為有個鍍鋅鋼籠把她和鯊魚隔開。
自有記憶開始,我就喜歡鯊魚,而且想和大家分享這份熱愛,包括我起初不太情願的父母親。我16歲時,在埃及西奈半島沿海第一次看見鯊魚。三隻黑邊鰭真鯊在盤旋於珊瑚礁上方的金梭魚群中穿梭。我試圖更靠近一些,費力踢腿想游進開闊水域,但強勁的水流讓我離不開礁石。當我展示這次隔著距離的初遇時拍攝的水下照片,並解釋那些小斑點是鯊魚時,得到的是半信半疑的回應:「是,當然是。」……

【為何我們該放過寄生蟲】
寄生蟲中某些是有害的、侵入性的、令人毛骨悚然的──但牠們平衡著生態系,殺光牠們可能會導致地球的毀滅。
不可勝數的寄生蟲
當人類望著非洲大草原或澳洲的珊瑚礁,注意到的是獅子、斑馬和五顏六色的魚。但這些動物卻是絕大多數我們看不見的生物賴以為生的家。已知的動物中,總計有40%是寄生蟲──而這只是已被描述的物種。科學家認為,這只占了所有寄生蟲的10%左右,還未被發現的可能多達幾百萬種。就物種多樣性而言,光是寄生蜂或許就比任何其他動物類群來得多,甚至比甲蟲還多。
事實是,大多數物種都被多個其他物種寄生。以人類為例,儘管我們很努力地拒絕寄生蟲來作客,我們仍是絕佳的宿主。有超過100種寄生蟲已演化成生活在人體內或身上,現在其中許多物種的存續完全依賴人類。因此,在看一株植物或一隻動物時,請想到可能生活在其體內或身上的許多寄生蟲,他們無聲無息、無影無形。畢竟,牠們如此廣布是有原因的。「大自然厭惡留空。」寄生蟲生態學家切爾西.伍德說:「只要有機會,就會有生物演化出來填空。」……

【道德與永續旅遊倡導者】
潔西卡.納邦戈
走遍世界各國使她大力支持道德與永續旅遊。潔西卡.納邦戈從來沒有立志成為倡議者。但是在走遍全球195個國家與10個地區後,這正是這位38歲底特律人所做的事。納邦戈有一部分是受到了經常旅行的雙親所啟發,並於2017年決定嘗試一件驚人之舉:成為史上第一位記錄自己走遍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黑人女性,並將見聞寫成新書TheCatchMeIfYouCan(「如果你能趕上我」,暫譯)……

【蘭花之島】
大約有上千種蘭花以馬達加斯加島為家,從具有豔紅唇瓣、風情萬種的豹斑棕蘭(如圖),到小如拇指的黃色Angraecumrhynchoglossum。這些花以雅致的細節著稱,同時頗能抵禦正危害這個印度洋島嶼生物多樣性的野火和嚴重乾旱。馬達加斯加植物學家及保育專家、也是國家地理探險家的金妮.拉哈利曼皮歐諾納指出,蘭花有地下塊莖,可當成緊急能量來源……

【封面故事:壓力重重的海底輝煌】
世界上有些最美麗的珊瑚礁受到菲律賓保護,但那裡還有其他珊瑚礁正因氣候變遷與破壞性捕魚而受到破壞。
我正在穿越一片荒漠,但不是由沙子構成的。我正游過一片廢墟,那是珊瑚礁被摧毀後的殘骸。那片荒蕪讓我大吃一驚。
在菲律賓的其他地方,我曾目眩於小片珊瑚的絢麗光彩。這個位於印度太平洋海域的「珊瑚大三角」,是地球上最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寶庫。
這裡有超過500種珊瑚,占所有已知種數的四分之三。牠們建造的珊瑚礁面積幾乎與愛爾蘭差不多大。菲律賓位於珊瑚大三角的頂端,擁有將近1800種珊瑚礁魚類。然而,我正在探索的這片珊瑚墳場只剩下難民般的魚。我看到一條裂唇魚,不禁悲從中來。牠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扮演的角色是清潔其他魚類,啃食清潔對象身上的寄生蟲。但是,這個清潔工在這裡沒魚可清理,獨自在荒蕪的孤寂中泅游。牠周圍的珊瑚就像颶風過後的樹木一樣倒臥。在殘骸之間,有東西在陽光下閃爍,我撿起了一個碎玻璃瓶的底部。我見過這樣的瓶子,裡面裝滿了硝酸鹽肥料,上面有雷管和導火線。點燃導火線,然後把瓶子扔進海裡,爆炸會把魚震昏或直接殺死,漁民就能收集浮上海面的魚。
爆破捕魚對魚來說是致命的,對漁民來說也很危險。如果瓶子過早爆炸,可能會失去一隻手、一條手臂,甚至一條生命。在我抵達宿霧島以東30公里的達納宏淺灘的兩天前,就有一位漁民因此喪命。菲律賓的這個地區長久以來一直有破壞性捕魚的做法。這些方法都是非法的,但也都還在使用。對珊瑚礁來說,它們是一種累積性的災難,與魚類資源減少、汙染和氣候變遷這些緩慢發展的悲劇相形之下,它們造成的海洋生物耗損是更立即的。
在菲律賓各地與整個珊瑚大三角,都可看見採集者費力搜尋食物,因為搜尋食物的人愈來愈多,魚的數量則愈來愈少。對數百萬菲律賓人來說,海洋對生存不可或缺。在達納宏地區,四分之三的家庭以捕魚為食物和生計來源。他們的漁獲率在一個世代內下降至原本的十分之一。……

菲律賓已經認識到它必須做出的選擇:抓住變革的時機,或是抓住危機的刀刃。
在過去40年間,許多社區已做出艱難的選擇,放棄到處捕魚,好能在某些地方捕魚。他們已經意識到,遊客會花錢去看生氣蓬勃的珊瑚礁。這些漁民已經成為一個無與倫比的海洋王國的忠實守護者與管理者。
但是,僅靠這些改變並不能保護珊瑚礁。海洋暖化無可避免。海洋酸化無可避免。極端天氣無可避免。面對無可改變的全球力量,地方性的努力能有什麼用?我向馬尼拉德拉薩大學珊瑚礁生物學家威爾弗雷多.利夸南提問,他或任何人有什麼理由保持樂觀?
「我們必須把無可避免的情形推遲得夠久,才能有一點希望的微光、一些尚不可見但可能出現的解決方案。」他如此表示:「我希望至少能看著我學生的眼睛說:『我在努力。』我很悲觀,但我在努力。倘若失敗了,我也不放棄,我會再試一次。」
是的,我們得繼續嘗試。這樣我們才能在備受威脅的世界中保持希望。……

【從野外走入城市的動物】
由於棲地縮小,郊狼、熊、浣熊等野生動物正以各種聰明的方式適應城市生活。
乍看之下,這是個美國各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的場景。一位美國郵政署的郵差走下郵車,拿著信件大步走過街道。這沒什麼值得注意的,但這個郵差似乎不在意,就在幾公尺遠的地方,有隻巨大的美洲黑熊坐在那裡,使勁地抓撓著牠正在脫落的冬毛。就在左側鐵鍊圍欄後方,240號州際公路車聲隆隆,顯然對這隻黑熊來說只是白噪音。牠最後沿著人行道深入這個社區,距離北卡羅來納州阿士維市中心不到1公里。沿著公路,北卡羅來納城市/郊區熊研究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被另一個發現給吸引住了:在一棵樹幹多節瘤的銀白槭內有個很深的洞。編號N209的黑熊是隻母熊,身上裝有無線電項圈,是研究小組追蹤的一百多隻熊之一,上個冬天牠就在這裡冬眠,儘管幾公尺外就有車輛川流不息。
這項研究目前已邁入第八年,但「這些熊仍然讓我感到驚訝。」該州的黑熊暨毛皮動物生物學家卡琳.奧爾芬比特爾在喧囂的車聲中喊道。她穩穩抓著梯子,讓一位同事爬進樹洞裡進行測量。這是她研究黑熊23年來看過最大的樹洞。很難想像黑熊會這麼適應阿士維的生活。在這個居民約9萬5000人、依偎著藍嶺山脈的進步派城市裡,黑熊在光天化日下走在住宅區街道上,爬上人類住家的露臺與前廊。有些阿士維人已經接受了他們的熊鄰居,幾乎每個與你交談的人,手機裡都有他們最近遇到熊時拍攝的影片。
城市熊在阿士維與其他地方的出現,源於各種趨勢的結合,包括土地使用的變化與生活在人類周圍時容易取得食物的誘惑。這些因素使北美黑熊的族群增加到將近80萬隻。同時,不斷擴張的城市與郊區吞噬了大片的熊棲地,讓這些動物別無選擇,只能適應與人類為鄰的生活。
這個現象發生在美國與世界各地的都會區,而且並不是只有黑熊。許多會吃各種食物的哺乳動物在學會都市生存技能之際,開始移入都市,並改變行為……

【我們在這裡】
北美原住民族正重新奪回主權,掌控自己的土地、法律與生活方式。
第一章奪回土地
特勞奎亞特族.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這塊鉛筆柏大約長2公尺、高1公尺、寬也將近1公尺。戈登.迪克正在切除頂部圓弧的部分,喬.馬丁蹲下來看鋸片從哪裡鋸出來。空氣中充滿柏木幾乎像草藥般的強烈氣味。馬丁是一名特勞奎亞特藝術家,住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溫哥華島的西岸。迪克也是一名雕刻家,來自鄰近的西沙亞特民族。他們正進行切割,準備把這塊木頭雕刻成一根短的圖騰柱,上面刻畫一隻狼。旁邊還有兩根較大的柱子,分別高7公尺和9公尺。每根柱子的其中一面都刻有層疊而上的象徵圖案,包括熊、太陽、神話中的海蛇以及狼。
這年夏天,馬丁要在米爾斯島上的家鄉歐皮查特把其中一根柱子立起來。村裡原本有數百根圖騰柱,但加拿大政府在1884年立法,強制原住民族讓收藏家和博物館免費拿走這些柱子。圖騰柱是傳統智慧的視覺表現。然而,馬丁告訴我,這些龐然大物的功能不只如此,「它們還宣告著:『我們在這裡,這是我們的空間。』」
米爾斯島屬於特勞奎亞特民族的祖居地,托菲諾和克拉尤闊灣(克拉尤闊是這個民族較古老的拼音)的多座島嶼也是。加拿大政府說,這1000平方公里涵蓋國家公園、省立林業區和私人土地,還有幾個小小的原住民村落;特勞奎亞特人卻說這些全是他們的領土,一直以來都是。他們已經宣告這整個地區都是部落公園。
這個地區很多地方都遭到嚴重採伐,伐木公司剝奪了此地珍貴的古老柏木,帶來侵蝕與破壞。特勞奎亞特自然資源處的處長薩亞.馬蘇說:「他們來了又走,那已經是50年前的事了。他們沒有復育這片土地,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或加拿大政府也沒有,所以由我們來做。」……

【復興羅馬大道】
阿庇亞古道象徵羅馬帝國的強權。如今義大利正在修復這條古代幹道,希望打造出一條穿越歷史的朝聖之路。
羅馬郊區有一間麥當勞,點完加了滿滿義式培根的大麥克後,可以隔著玻璃地板看見下方幾公尺處,有一條羅馬古道平坦灰色的鋪路石,還有扭曲的骸骨,陷在有2000年歷史的邊溝裡。
這些都是歐洲第一條主要幹道「阿庇亞大道」的一條支線遺跡。這條路於公元前312年開始建造,出了城一路蜿蜒穿過義大利南部,最後抵達東邊的港市布林迪西。它造就了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這個說法。不過它的遺產乏人關注,跟著石塊被埋葬在數千年的歷史之下。
現在義大利政府已著手推行一項計畫,要將阿庇亞古道改造成一條朝聖路線,從繁華的羅馬一路連接到臨海的布林迪西――位於義大利靴子鞋跟處的寧靜城市。在跨越義大利約580公里的路途中,阿庇亞古道以許多形式出現:林木叢生的土路、小鎮廣場、公路。路途中不總是風光明媚,卻能讓人沉浸在遊客少見的義大利面貌之中。
不過,在人潮出現之前,義大利政府必須先挖出阿庇亞古道,有些情況下,要先找到它才行。正因如此,我才會在一個秋天早晨,站在速食漢堡帝國的前哨站俯瞰著這條路。在羅馬,阿庇亞是一個綿延近18公里、保存良好的考古公園。公園的最後一段,是一條林間上坡路。接著,阿庇亞就幾乎消失在80公里的柏油路下。它在永恆之城境內的最後身影,就在那間麥當勞下方。位在那裡的阿庇亞小支線,是近期難得被挖出並受到保護的一段。當我向餐廳經理問起這些古老的鵝卵石,他叫喚了坐在角落桌子邊一位女性。她說自己叫帕梅拉.切里諾,是2014年挖出這條路的考古學家。切里諾剛好來討論之後對這個遺址的計畫。……


義大利